转发微博
我们这叫作封杀//<a href="https://weibo.com/n/%E4%BA%92%E8%81%94%E7%BD%91%E7%9A%84%E9%82%A3%E7%82%B9%E4%BA%8B">@互联网的那点事</a>: 说的好像中国不是这样一样<span class="url-icon"><img alt="[哼]" src="https://h5.sinaimg.cn/m/emoticon/icon/default/d_heng-fe4c7da3e7.png" style="width:1em; height:1em;" referrerpolicy="no-referrer"></span>//<a href="https://weibo.com/n/%E5%B0%8F%E7%89%B9%E5%8F%94%E5%8F%94">@小特叔叔</a>:elon musk :抵制抵制文化//<a href="https://weibo.com/n/%E6%9D%A5%E5%8E%BB%E4%B9%8B%E9%97%B4">@来去之间</a>:<a href="https://m.weibo.cn/search?containerid=231522type%3D1%26t%3D10%26q%3D%23%E6%8A%B5%E5%88%B6%E6%96%87%E5%8C%96%23&extparam=%23%E6%8A%B5%E5%88%B6%E6%96%87%E5%8C%96%23" data-hide><span class="surl-text">#抵制文化#</span></a> 原来是这么个来由。。。还真是环球同此凉热,好奇应该如何解决<span class="url-icon"><img alt="[思考]" src="https://h5.sinaimg.cn/m/emoticon/icon/default/d_sikao-c599fd085f.png" style="width:1em; height:1em;" referrerpolicy="no-referrer"></span><br><blockquote> - 转发 <a href="https://weibo.com/1233811127" target="_blank">@盛寧</a>: 现在英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,某个知名人物或某家知名企业,因为说了或做了一些令人反感或不可接受的言论/行为,他/她/它于是就受到各种舆论抵制,其工作机会、商业代言、企业赞助,甚至其网络影响力都 “统统被取消”,这一现象现在有了一个命名,被称作 “取消文化”(Cancel Culture)。<br><br>“取消文化” 有点像是一种网络羞辱或网络暴力形式,但两者又不完全一样。网络羞辱或网络暴力比较负面,而“取消文化”则主要是被抵制的对象被爆料曾有过引人反感或不可接受的言行(例如种族主义、性侵或其他违反“政治正确”的言行),“取消” 的目的是让他/她受到从此不再带他/她玩了的惩罚。<br><br>美国好莱坞名演员凯文·斯派西就是一个例子,2017年遭爆料涉嫌性侵丑闻后,不断有新的指控者站出来指证,斯派西名望瞬间跌落谷底,所有演出机会一夕之间消失。尽管后来美国警方认为罪证不足而撤销了对他的起诉,然而斯派西从此一蹶不振,至今也未能走出阴霾。<br><br>近年来由于“取消文化”盛行,渐渐又开始有一些人站出来,批评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的一种恐惧心理,也有人批评 “取消文化” 限制了表达个人的言论自由,使得社会对于差异性多元化的容忍度也降低了。而就在上周二,英美加等国的几十位著名公共知识分子,如乔姆斯基,福山,JK 罗琳,玛格丽特·艾特伍德,萨尔门·鲁什迪等,署名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反对这种 “取消文化”。现在英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,某个知名人物或某家知名企业,因为说了或做了一些令人反感或不可接受的言论/行为,他/她/它于是就受到各种舆论抵制,其工作机会、商业代言、企业赞助,甚至其网络影响力都 “统统被取消”,这一现象现在有了一个命名,被称作 “取消文化”(Cancel Culture)。<br><br>“取消文化” 有点像是一种网络羞辱或网络暴力形式,但两者又不完全一样。网络羞辱或网络暴力比较负面,而“取消文化”则主要是被抵制的对象被爆料曾有过引人反感或不可接受的言行(例如种族主义、性侵或其他违反“政治正确”的言行),“取消” 的目的是让他/她受到从此不再带他/她玩了的惩罚。<br><br>美国好莱坞名演员凯文·斯派西就是一个例子,2017年遭爆料涉嫌性侵丑闻后,不断有新的指控者站出来指证,斯派西名望瞬间跌落谷底,所有演出机会一夕之间消失。尽管后来美国警方认为罪证不足而撤销了对他的起诉,然而斯派西从此一蹶不振,至今也未能走出阴霾。<br><br>近年来由于“取消文化”盛行,渐渐又开始有一些人站出来,批评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的一种恐惧心理,也有人批评 “取消文化” 限制了表达个人的言论自由,使得社会对于差异性多元化的容忍度也降低了。而就在上周二,英美加等国的几十位著名公共知识分子,如乔姆斯基,福山,JK 罗琳,玛格丽特·艾特伍德,萨尔门·鲁什迪等,署名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反对这种 “取消文化”。<a data-url="http://t.cn/A6ycz5Da" href="https://harpers.org/a-letter-on-justice-and-open-debate/" data-hide>网页链接</a> 公开信所涉及问题当然远远不止“取消文化”,值得关注。</blockquote>
新浪微博© 2014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
|
本站由 Hugo 和 Minimal 强力驱动
|
订阅本站文章 反馈问题
若无特别说明,本站文章采用 CC BY 4.0 进行许可,文中涉及代码采用 CC0 1.0 Universal 进行许可